2018-07-13 08:57 浏览次
次氯酸钠又称漂白剂,化学式为NaClO,易溶于水,灌装的次氯酸钠溶液常常呈现黄色。有强腐蚀性,不小心被溅到后应及时用干布擦拭,然后用水清洗。
在工业上,有三种制取次氯酸钠的方法。一:电解食盐水也就四氯化钠溶液。最早,电解槽采用的是石棉隔膜。石墨隔膜将电解槽分为两级—阳极与阴极。其中石墨作为阳极,铁丝网作为阴极。石棉网能阻止气体通过,但不能阻止水和离子通过,因此阳极长生的氯气在阳极处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电解工艺不断革新,离子膜已经逐步取代了石棉隔膜,成本显著降低,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。二:碳酸钠与次氯酸钙反应。由于强酸制弱酸(或者会产生沉淀)原理,这两者反应后生成次氯酸钠和碳酸钙沉淀。通过溶解度出去氯化钠后便可以得到次氯酸钠。三:将氯气通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取次氯酸钠。其中,上述三种方法中,最常用的为第一种方法。
次氯酸钠在工业上有许多应用。由于具有漂白的作用,在工业上采用来作为漂白剂,如用于造纸,纺织品的漂白。还可以制造工业肥皂,另外,次氯酸钠水解后会有次氯酸形成,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,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。我们所使用的自来水就是经过次氯酸钠处理的。并且次氯酸钠还可以在农业中可以作为除臭剂等等。